西柏坡干部培训基地二维码课程咨询:13663110508

朱德过春节

时间:2024-07-19 09:30:54      

新中国成立后,朱德共度过了27个春节。他的春节与常人不同,或在国内外出访与接见外宾,或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商讨国家大事,或在祖国大江南北视察慰问,或思考与撰写国家建设议案。从国家政治生活层面看,朱德过春节的轨迹,就是共和国党史国史的一个缩影。但伟人也是凡人,朱德这位和蔼可亲而又平易近人的敦厚长者,春节里的诗词唱和与咏兰寄赠,又是普通百姓春节期间常有的雅意和生活细节。

开国之初政务忙

1950年,新生共和国百事待定,百业待举。朱德在这年除夕出席了《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》签订庆祝晚宴,发表讲话,阐发社会主义苏联对中国人民的友谊,以及两国签约对新中国经济恢复与发展的重大作用。春节期间,他接见了西康藏族代表汪嘉一行,勉励藏族同胞协助人民解放军修路运粮,助力解放全部藏胞。出席全国电业会议,强调电气工业对建设工业化国家的重要意义。出席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会议,鼓励学生努力学习,热爱劳动,热爱祖国,为建设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而奋斗。这个春节正值苏联建军32周年,他为《人民日报》撰文,号召人民军队向苏联学习先进军事科学。朱德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讲话,指出财政统一对国家建设与管理的基础性意义。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春节,朱德是非常繁忙的。1951年春节,正值共和国军队出国第一战——抗美援朝战争中。朱德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的名义致电金日成将军,祝贺朝鲜人民军建军节。春节期间,朱德参加了为期5天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,讨论“三年准备,十年计划经济建设”方针,商讨抗美援朝宣传教育、土地改革、镇压反革命、城市工作、整党建党、统一战线工作、整风等诸多问题。朱德还出席了《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》签订一周年酒会,出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会议,听取各大行政区的工作报告。元宵节过后,他才开始去杭州疗养。1952年除夕,朱德作为新中国第一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,致信毛泽东,对纪检工作提出建议:责成各级党委加强对党的纪检工作的领导;健全办事机构,充实专职干部;党的纪检和各级监察委员会合署办公。这些建议得到毛泽东同意,进而奠定了新中国党的纪检和监察系统的基本运行模式。1953年春节前两天,朱德还在参加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会议,审议通过1953年国家预算报告。1954年春节,为响应党的号召,加强党内高层团结,朱德与其他国家领导人一起开展广泛的谈话活动,接着出席党的七届四中全会。他在会上发言指出:党的团结,特别是党的中央委员会、省市委以上的负责同志和武装部队高级负责同志之间的团结,是决定革命胜利的关键。历史一再证明:当党在政治上、思想上、组织上都团结一致的时候,党的政治领导的作用就能充分得到发挥,革命事业就大大地向前发展;反之,党的政治领导的作用就削弱,革命事业的发展就受到损失,受到挫折,以至于失败。作为第一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,朱德以身作则,为处在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人作出表率。

朱德元帅

可见,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几个春节,朱德是在非常繁忙的党和国家政务中度过的。

南方视察赋诗“天涯海角”

朱德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时,已经快满68周岁了。他患有糖尿病和哮喘病,随着年龄的增长,北方寒冷的冬天越来越不利于他的健康。为此党中央安排他在春节期间到南方休息。故从1955年开始,朱德有8个春节是在广州度过的。这一时期,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面铺开,毛泽东越来越重视调查研究,朱德虽年事已高,但他自觉利用春节假期,深入南方各省市农村、工厂一线进行调查研究,及时向党中央反映情况提出建议。他跑遍了除台湾、西藏、宁夏外的其他省,从白山黑水至天涯海角,从东海之滨到西北高原,都留下了足迹。朱德通过这些视察提出了要注意发展农业多种经营、注意发展手工业的观点。他从我国地域辽阔、人口众多、资源丰富、各地自然差异大等特点出发,提出因地制宜地发展农、林、牧、副、渔等多种经营的主张,认为只有这样,农民才能致富,国民经济才能快速发展,这为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
朱德是第一位到海南岛视察的共和国领袖。1957年春节期间,朱德从海口出发抵达三亚、榆林,视察多处农场、铁矿后返回。这次沿海南中路的考察,令他印象深刻,在回京后的中央会议上,他提出积极开发海南岛的建议,受到毛泽东高度重视。事隔5年,77岁高龄的朱德于1963年春节再次登岛视察,这次他沿中路南下由东路北返,视察了榆林海军基地。为海军岸炮部队题词:“保卫祖国社会主义建设!”并赋诗一首《游“天涯海角”处》:“西沙至南沙,万里属中华,海角天涯处,红旗灿锦霞”。这次视察,朱德更加深入地认为海南岛“大有前途”。他再次致函毛泽东、邓小平,认为开发海南这个“宝岛”无论作为军港还是商港“极有价值”,并强调要优先开发热带经济作物。这些建议对海南岛的开发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。

遍采幽兰香万家

朱德一生爱兰。1955年朱德栽养兰花50多盆,到1964年约有6000多盆了。一位年过半百的人,确立一种习惯不易,保持一种习惯更难,因为习惯需要意志和毅力巩固,更需要爱好和兴趣强化。朱德评价兰花:生性高洁倔强,讨厌浓肥大水,讨厌狎昵拨弄,讨厌喧嚣烟尘的纠缠。兰若其人,这正如朱德的为人品性。“幽兰吐秀乔林下,仍自盘根众草旁。纵使无人见欣赏,依然得地自含芳。”文如其人,这首咏兰诗何尝不是朱德高贵品质的写照。

朱德利用春节在南方视察疗养的时机,曾在广东、海南岛、四川、江西等地上山采挖兰花。“空谷移根出草莱,寻得幽兰报知己”。今天,北京中山公园里的兰花,大多是朱德所赠,南方多省著名的兰圃也都得到过朱德的名兰馈赠和题词。朱德爱兰却不孤芳自赏,他把人民当知己,把兰心蕙质的优雅怡情传递给中国百姓,他与日本名人松村谦三以兰会友,传为佳话,促进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和交流。

朱德以采兰养生强体,以育兰思考学习,以赏兰陶冶性情,以咏兰寄情生活,以赠兰流传佳话,朱德春节里的兰香则是最耐品评的人生韵味。

喜读主席词二首

毛泽东和朱德都从中国的大山里走出,他们都了解中国的农村和农民,他们都接受过中华传统文化教育,他们内心共有担当国家兴亡的使命。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后,红军中传颂“毛泽东是脑,朱德是胆”,有脑有胆的红军战斗历程,开启了两人长达48年的革命友谊。

1976年元旦《诗刊》公开发表了毛泽东写于1965年春与秋的两首词:《水调歌头·重上井冈山》《念奴娇·鸟儿问答》。这两首词是毛泽东对理想、抱负的寄托与重温,表达了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愉悦心情。据朱德的外孙刘建回忆:这个春节他和母亲朱敏、父亲刘铮都难得与爷爷团聚,晚上刘建还与警卫参谋一起值班,守护在朱德身边。是夜,90岁高龄的朱德辗转反侧难以成眠,后来得知是因为诵读了毛泽东词作内心激动所致。第二天,朱德让女儿朱敏、女婿刘铮和北师大许嘉璐教授来到中南海住处,一起回顾他与毛泽东共同战斗的革命经历,感慨之余,朱德诗意勃发,写下《喜读主席词二首》,发表在《诗刊》1976年二、三合刊上。词引写道:“毛主席词二首发表,聆读再三,欣然不寐。吟咏有感,草成二首。《诗刊》索句,因以付之。”

昔日上井岗,革命得摇篮。

千流归大海,奔腾涌巨澜。

罗霄大旗举,红透半边天。

路线成众志,工农有政权。

无产者必胜,领袖砥柱坚。

几度危难急,赖之转为安。

布下星星火,南北东西燃。

而今势更望,能不忆当年。

风雷兴未艾,快马再加鞭。

全党团结紧,险峰敢登攀。

朱德通过这首诗,饱含激情地回顾了井冈山革命斗争,描绘了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,抒发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昂扬斗志,充满了社会主义必胜信念和革命到底的崇高精神。这是朱德生前的最后诗作,也是他和毛泽东最后一次诗词酬唱。1976年12月26日,为纪念毛泽东诞辰83周年,《人民日报》特意转载了朱德的这首诗。

来源:学习时报